巴氏钝绥螨简介及其释放技术
发布日期:2017-04-15 02:18:49 作者:admin 浏览量:386
一、简介
利用捕食螨控制害螨不仅效果好,有效利用期长(9~11个月),年发生代数多(30~40代,5~7天一代),食量大,一生能捕食害螨200~500头,日食量达数头至数十头,且爬行速度快、扩散能力强、搜捕能力高。
本公司开发的巴氏钝绥满螨是我国原生广泛分布于两湖、两广、西南、西北、中原和华东各省区的优势种,与从国外引进的捕食螨相比,它具有个体较大,适应性广,种群增殖快、效果好等特点。
二、巴氏钝绥螨释放技术和方法
1、释放时期:捕食螨应在害螨发生初期、密度较低时释放。一般每叶害螨或害虫数量在2头以内应用效果最佳。天气晴朗、气温超过30℃时宜在傍晚释放,多云或阴天可全天释放。
2、释放量与次数:全棚害螨发生较轻(每叶螨数≤10头)且分布均匀时,可每亩释放70~100袋。整个生长季节释放一次,如释放后使用化学杀虫剂防治其他虫害,需在用药后10~15天再少量补充释放。棚内叶螨呈点片状发生时,通常在棚口或通道处的植株上叶螨密度大于棚室内侧的植株,这种情况下,可用重点株撒施法进行防治。按照捕食螨:叶螨为1:10进行释放。其他发生不严重的区域可少放或不放。释放捕食螨后要 持续观察效果,严重植株可在1~2周后再补充释放1次。
3、释放方法:撒放:将捕食螨包装袋剪开,将巴氏新小绥螨连同培养料一起均匀的撒施于草莓叶片上,2天内不要进行灌溉,以利于洒落在地面的捕食螨转移到植株上。
4、配套其他绿色防控综合技术:标准化、规范化的大型果园建议采用物理措施、人工控制和利用性引诱剂等,如安置太阳能杀虫灯、粘虫板;个体较大的害虫和某些易识别的病叶、病株、可采取人工摘、剪除、烧毁与抹芽放梢和摘除病株等。
5、相关农药的选用
首选农药:释放捕食螨后,可选用高效氯氟氰、联苯、甲氰、氯氰、溴氰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螨、杀虫剂,该类杀螨、杀虫剂施用后对捕食螨的生存和产卵繁殖影响最小。
次选农药:该螨对以下药剂常用浓度的毒性小,抗耐力强、杀伤力小、可以用来挑治中心虫株和协调防控其他病虫。(最好选择大型正规厂家或者进口农药)
杀螨、杀虫剂:炔螨特、三唑锡、噻嗪酮、螺螨酯、四螨嗪、哒螨灵、啶虫脒、晶体石硫合剂、敌百虫、阿维菌素等。
杀菌剂:代森锰锌、甲基托布津、噻菌酮、可杀得、叶枯灵等。
6、注意事项
(1) 捕食螨为生物活体,不耐储存,购买后应及时使用,确需贮存时应置于15~20℃的阴凉、防雨处。
(2) 保质期:捕食螨产品在推荐的贮存方法下保质期为20天。